前些年,考研很热,近十年以来,从20年报名人数就突破300万,且逐年递增,指导2023年达到高峰474万,平均每年增长13.5%。但2024和2025的最近两年,人数却下降了。
为什么会出现连续两年饿人数下降,是“考研热”要降温吗?
考研人数增加的原因
大学本科学历不吃香了:上个世纪90年代,我们上大学的时候,就流传的一个说法,说以后“研究生遍地走,大学生不如狗”,说的是以后念研究生的人会很多,而大学学历的多如牛毛,没有啥含金量了。
现在看,的确如此,除非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本科毕业生,否则,绝大多数的本科生真的啥也不是。填报个人履历,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,感觉好像低人一等似的。
就业压力大:近些年考研的人数多,其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为了就业。现在普遍感觉到就业难,这是因为国际的大环境不好,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,在老美的打压制裁下,我国的出口受到很大影响,导致一些企业破产倒闭,这自然会影响很多大学生就业。
就业的岗位少了,用人单位自然而然地会提高招聘门槛,不是要求985就是211毕业的,再不就是研究生毕业的,这样就把很多本科毕业生挡在了门外。
扩招的影响:2015年,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仅有57万,2025年招生130万。研究生扩招了,也就吸引了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考研这条路。
考研人数减少的原因
一是为了尽快就业。很多考生和家长发现,即便考上了研究生,很多人研究生毕业之后,也像大学毕业一样,同样得找工作。
念完硕士后,很多人还是选择了考体制内,可能区别在于,硕士毕业后可供选择的岗位较多,层次较高。但另一个角度来看,好岗位报的人数多,竞争大,上岸的几率也小。
二是更多的人选择了考体制内。既然不管考不考研,以后都得选择考体制内,那莫不如大学毕业就考,早点儿度过服务期,并在此期间念完在职研究生,想要再发展的话,可以走遴选这条路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此外,研究保送人数的增加,也分流了部分报考的人数。
有一点很重要,考公务员和事业编,不管笔试面试,相对来说很公平。考国企,就值得斟酌了,尤其是面试。研究生和遴选的面试,有没有猫腻,就不得而知了。
总之,从就业的角度来说,大学毕业考不考研,各有利弊,还得看考生和家长如何选择了。